中国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西昌,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与彗星探测任务 [复制链接]

93
 

ChMkK2e3D_CIbyzQAAFJB7y7QvcAApK2ABBgR8AAUkf960.jpg

ChMkK2e3D_CIbyzQAAFJB7y7QvcAApK2ABBgR8AAUkf960.jpg

2月2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的探测器已顺利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当前,发射场的各项设施状态良好,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发射前的各项测试和准备工作,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
除了探月工程的持续进展外,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也同步开展多项重要任务。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小行星2016HO3的伴飞、取样、返回,以及主带彗星311P的伴飞探测等多重目标。
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其轨道接近地球公转轨道,稳定运行于地球附近。这颗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信息,对于研究太阳系早期的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及其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堪称太阳系早期环境的“活化石”,科研价值极高。
主带彗星311P是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的一颗小天体,兼具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性。对其进行探测,有助于揭示小天体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其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此外,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去年透露,天问三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通过两次发射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天问四号则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执行木星探测任务。同时,我国还将深入论证重型运载火箭和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系统的技术方案。
卞志刚还强调,在推动深空探测任务的同时,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目前,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本,以及未来的小行星和火星采样返回样本,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科学家开放研究。我国的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将吸引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月球科研站的建设中,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知。
93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创意玩法 更多玩法>
玩家测评 加入测评>
统计
本周明星用户
  • admin
    发帖达人
    admin

    每天发N帖,记录在社区成长的点滴

  • 嘉嘉嘉
    火爆写手
    嘉嘉嘉

    敏锐洞察者,产品达人,激情小马达,新晋大神。

  • 彭明
    人文骚客
    彭明

    博古通今,人肉百科全书,文人气息浓郁的本宝宝。

发表主题 回复

加入贴单

贴单,为家庭互联网而生

Copyright 2015-2025 贴单网 陕ICP备2023003579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