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躺平”黑洞:旋转方向与星系垂直 [复制链接]

43
 

ChMkK2fOl5GIdebVAADKwA-_jLkAAp1zgMyBmMAAMrY341.jpg

ChMkK2fOl5GIdebVAADKwA-_jLkAAp1zgMyBmMAAMrY341.jpg

3月10日消息,近日有科技媒体发布了一篇关于天文学研究的报道。据称,美国宇航局的研究团队在对星系NGC 5084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倾斜”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一黑洞的旋转方向与整个星系的旋转方向呈现90度夹角。
尽管NGC 5084早已成为科学家们长期研究的目标,但黑洞这种特殊的倾斜状态却一直隐藏在过去的观测数据中。研究人员通过重新分析来自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历史档案数据,最终揭示了这一现象。图像显示,星系NGC 5084的可见光影像叠加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数据,其中X射线数据以紫色呈现,清晰地展示了从星系核心喷射出的四股热气体流,这些气体流正是由倾斜旋转的超大质量黑洞引发的。
这项突破性成果得益于一种名为“选择性放大超噪天文信号”(SAUNAS)的新技术。该技术由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亚历杭德罗·塞拉诺·博拉夫及其团队开发,专门用于探测低亮度X射线辐射。借助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四股等离子体羽流,其中两股形成了罕见的“X”形结构。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还结合了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的观测数据。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星系NGC 5084核心区域图像显示,靠近中心的一条垂直暗线揭示了一个围绕核心旋转的尘埃盘曲线。尘埃盘的存在直接表明了内部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且其旋转方向与星系整体的旋转方向呈90度夹角。这一现象被天文学家形象地描述为一个“躺平”的黑洞。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个小型尘埃内盘的旋转方向同样与星系整体旋转方向垂直,从而为黑洞的倾斜状态提供了有力证据。天文学家推测,这种奇特的结构可能是由于星系历史上发生的剧烈事件造成的,例如与其他星系的碰撞或超热气体烟囱的形成。这些事件可能使黑洞发生了倾斜,并形成了当前观测到的双股羽流现象。虽然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一发现无疑为科学家理解星系演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43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创意玩法 更多玩法>
玩家测评 加入测评>
统计
本周明星用户
  • admin
    发帖达人
    admin

    每天发N帖,记录在社区成长的点滴

  • 嘉嘉嘉
    火爆写手
    嘉嘉嘉

    敏锐洞察者,产品达人,激情小马达,新晋大神。

  • 彭明
    人文骚客
    彭明

    博古通今,人肉百科全书,文人气息浓郁的本宝宝。

发表主题 回复

加入贴单

贴单,为家庭互联网而生

Copyright 2015-2025 贴单网 陕ICP备2023003579号 All Rights Reserved